因为地动,各工厂显然没法正常开工。为安抚工人们的紧张情绪(工资日结),姜鱼就给他们安排了许多新任务,如剪裁油布、缝制帐篷布幔、砍树制作帐篷支架,等。

    既能安置伤患,也方便接下来几日的住宿。

    第一个紧急弄出来的帐篷,此刻就躺着谢琢本人。

    “庄子上没什么问题,倒是附近的几个村子,房屋倒了不少。我清点了人手,暂时用不着的已经让他们过去帮忙了。这个点基本都起了,希望伤亡别太大。”

    听她说得头头是道,谢琢感慨万千。

    “归根结底,是你救了一整个庄子上的人,还有附近村庄的百姓。”

    据他所知,姜鱼的水泥粉对外销售限制很多,大宗交易基本只跟辽州元老将军做,辽州的几个县城也被惠及,但个人买不到。

    石湾县的本地居民倒是能买,却得连同施工队服务一起买,后者会包送货上门加施工,完工后不会留下半点多余水泥。

    又因水泥粉价格不贵,附近的村民多有来三里河庄子做活的,攒了钱,就趁着入冬前咬咬牙加固房屋,甚至还有推倒重起的。

    显然,这些人成了地动事故中的幸运儿。

    相比之下,县衙做得实在太少,就连他前十八年经历过、或听闻过的几次地动,从朝廷到地方的应对也都被衬托得迟滞而平庸。

    谢琢不禁惭愧。

    等姜鱼出去,他看着屋内为数不多的几件家具,风格跟姜鱼住处的非常相似,应该是普通松杨木做的,仅上了层清漆,无声轻叹。

    面对无常命运,一切身外之物都毫无意义。

    不论贵贱,遇上地动照样压烂。倒是便宜的损失也不可惜,唯独梁柱用好木头就够了。

    说到底,一栋房子最基本、也是最关键的标准,就该是坚固结实,而非华美。

    不过,梁柱太结实,砸人也挺疼的。